书架
青春的逆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逆行的插曲”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2017年冬天,回到小城一个月后,我和梓明分手。

  我和梓明见面那天,我的神经有些恍惚,甚至已经忘记了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想想,可能是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挽留的地步。梓明刚刚毕业,他曾在北方一所知名大学学习文学,我毕业于国内顶级美术学院,后来选择当了一个普通美术老师,这样也可以安心创作。我们每天的生活如同明镜的天海,当渐渐忘却曾经的波澜时,遥远的海天似乎又发起了狂热的呼啸。

  他说:“可能我要走了,不能陪你了。”

  “你还能去哪”我淡淡地笑了,心里想我爱的人就是这样,总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让我把注意放到他身上。

  可我并没有在乎,放开了他的手朝前走了几步,梓明一直跟在我的后面。我们走进江湾码头,远处木楼的灯光亮着,楼角红红的灯笼,红色的光影衬着行走的人。每个小吃店都有复古的门匾,有祥泰茶庄,糕点铺,民族服饰,灰小姐旗袍,小饰品店(琳琅满目的小东西)等。像极了民国时期的小巷子,众多男男女女游览的地方。店铺老板娘总是穿着奇装异服,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他们脸上总能看出对生活的热情,这便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简单而纯朴。映入眼帘的,是这个小城的唯美格调。我透过灰蒙的天空,这个冬天似冷非冷。我们的身躯伴着微冷的空气,心脏跳动的节奏,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座小城驻足在湖边上广阔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尤为舒心。

  江湾码头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年轻男女手拉着手,诉说苦闷,憧憬未来。年老的伴侣带着孙儿跑步,是不是露出不再年轻的笑容。这里总是令人联想起上个世纪中国古老的小城镇,我很喜欢这里。

  我回头欣喜地对梓明说:“梓明,我要把这里的光景全画下来,这是我们的回忆。”

  他好像在刻意回避什么,并没有说话,我可能发现了一丝端倪,感觉他应该有什么话要说,可他并没有开口,反而向往常一样平静的如流水般,我也没有再问。

  我们在一家名叫“思维方式”的书店坐下来,安静的空气加杂着翻书声,极其静谧。梓明拿起了一本《平凡的世界》开始看起,没有再和我说话。我站起身,寻思着找一本书看,脚步停留在一本醒目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前。为什么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我心底产生了疑惑,决定要看这一本书。我坐在梓明对面的小木椅上,久久凝视着梓明,我对当下的生活很满意,充满着一个女孩对未来世界幻想的那种神秘感。

  梓明和我都沉浸在了属于自己的故事里面,就这样在书店坐了很久,我们离开的时候已是傍晚。

  微冷的风毫无预兆没有任何掩饰,我的手冻僵了。小城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冷,时而夹杂着朦胧的雨。他拉起我的手,紧紧握住,揣进衣兜里。我看着他,笑了。灰蒙的天空映衬着我衣兜里的温度,他紧紧的抱住我。就这样,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路旁的树携带者几片零零散散的枯叶,好似一伸手触碰就会掉入无底的深渊。风一吹,它们飘飘落落,直到散尽。

  梓明问我:“你爸这几天好些了吗?”

  “比以前好多了,他几天没出门,都在家睡觉。”我平静的回答梓明。“我爸的脾气一直都反复无常,他应该很后悔。”其实我父亲一直都是爱着我母亲的,自从母亲离开了以后,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折磨着自己。二十多年了,一直都这样。

  “那我放心了。”梓明笑了,他用身上的大衣裹着我,他的笑是那么明朗开阔。我甚至不经意间下定决心这就是我要托付一生的人,我爱他。

  那天晚上我没有回家,和梓明在城区的一家酒店住下了。在空旷的屋子里,很久没有说话。我问他:“梓明,你想过将来要干什么吗?”

  “你知道,成为作家一直都是我的梦想。”梓明看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