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银缸照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弹余素琴——周默颐番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周默颐已经许久都没有睡过这样的一个好觉。年纪渐长,黑夜也比年轻时更长,小时总嫌睡不足,几十年岁月轮转过来,到年老时,常常看着窗外的天色一点一点亮起来。

  她醒过来的时候,陆嬷嬷正坐在她床边,靠着床脚的打着瞌睡。一辈子的老姐妹了,临了也是她陪着她。

  周默颐没有说话,静静的望着陆嬷嬷的睡颜。她希望她就这样静静的睡着,她不必再和她说什么,到了这个年纪,永远学不会的,只有告别。

  她知道她的儿孙正从四面八方赶来,想要来见她最后一面。可是她要强了一辈子,到了此刻,知道他们都好,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也不是非见不可了。

  她更牵挂的是她的丈夫,是她几十年没有再见的老朋友。春水渐宽,韶光烂漫,又是燕梁的春日了,她们会相会在春光里。

  她这样想着,很快听见了外间的动静。越是接近她的内室,就越是安静下来,突兀的戛然而止。

  安静了许久,才有人放慢了脚步,轻轻的踱步进来。她还是眼明心亮,她知道,是她最疼爱的孙女回来了。

  沛柔的脚步很轻,甚至都没有吵醒难得歇息片刻的陆嬷嬷。临近黄昏时分了,午后下过一场雨,有雀鸟栖息在窗外的梅枝上,偶尔呼朋引伴,是生机盎然的样子。

  “祖母。”她很快的趴在了太夫人身旁,把脸贴在太夫人放在锦被之外的手上。

  这样的姿势能令她觉得她离她的祖母最近,能感受到她的温暖,一如小时,她从漫天风雪之中走进松鹤堂里,被太夫人拥在怀中。

  这里是她年少时的家,永远都不会忘记。

  她的眼圈是红的,显见是哭过,恐怕就是在方才的动静里强行收住了泪,才敢进门来探望她。

  周默颐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用另一只手,轻轻的抚摸着孙女的脸颊。

  老妇人已然沟壑纵生,斑点错落的手,落在花信年华的女子的肌肤上,间隔了几十年的岁月,忽而也令她有些难过起来。

  人生终有尽时,她终究是不能再继续陪着她了。

  “不是半个月之前才接的调令,要回燕京来的么?有行李要收拾,元放也有差事要交接,怎么这样快便到了燕京了,从杭州府回燕京,这路途可并不短。”

  她勉力的想将话说的有力些,不叫孙女听出虚浮来。这样短的时间,这孩子赶了这么多的路,想必心中是比身上还要不好受的。

  沛柔抬起头来,像她想把话说的有力些一般,努力的挤出一个笑容来。

  “您还不知道元放和今上的关系么?我们在外头这样久,他们俩倒还是黏黏糊糊的,我有时还要吃醋。调令虽然是半个月前才下的,我们心中却早有大概,因此早已经开始准备,我并不累的。”

  她是没法忘记接到大哥哥叫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时的情景的。像是有一根琴弦崩断了,而后她脑海中是一阵一阵,不会停歇,永远在重复的弦断的声音。

  她知道这世间对她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若是她不能再如此刻一般和她的祖母再说说话,她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等她走到松鹤堂里,那声音顷刻就止歇了。

  周默颐没有再和沛柔寒暄,小孙女长大了,她知道她的时间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多,能在夜半时醒来,走进碧纱橱里,看一看小孙女安宁的睡颜了。

  “沛丫头,你陪着祖母,再去夕照楼上看一看吧。”她很想念从前在那里看过的晚霞。

  沛柔没有拒绝,轻手轻脚的服侍着太夫人下了床,为她戴上了自己特意为她绣的一条额帕。绣的是福寿绵延的纹样,在她心里,离别是永远都不必考虑的事情。

  上一次她来这里,也是和沛柔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