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银缸照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请教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李嬷嬷在三日后就收拾好了行囊往香山小院去了。太夫人原本让沛柔去送她,她却再三推辞了,轻车简从,毫不惹人注意的出了府。

  李嬷嬷和纭春一走,沛柔不免也有好几日都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梅雨季节,燕京城几乎没有间断的下了半个月的雨,而后就到了沛柔往常最喜欢的夏天。

  今上和往年一样,在六月底启程去了香山行宫,也意料之中的没有召定国公伴驾,只是偶尔想起来时,会召他过去在行宫里住几日。

  这样一来,定国公当然是不能在香山别院里久住,更别提把沛柔带过去教她骑马了。

  这一个多月来,也只有瑜娘在香山,偶尔给她寄几封信过来。她也曾经应了沛柔的托付,替她去小院里看过李嬷嬷。

  那日灞水边一别之后,这一个多月来她们就没有见过了,也不知道那日她和她哥哥飞马追景珣而去有没有发生什么故事。

  因为天气不好,沛柔这段日子几乎没有怎么出门。只是六月里和海柔一起去了善堂一次,这一次万家兄妹倒是没来,因为他们也忙着收拾行囊往香山去。

  善堂的孩子在这一个月里被照顾的很好,脸色不再像沛柔他们初次过来时的那样差了,应该是万将军跟京兆府尹打过了招呼的缘故。善堂里的管理嬷嬷也不再敢那样怠慢。

  善堂里的孩子都没有名字,只是按来时的顺序以编号为名。

  那日被他们所救的两个孩子年纪虽小,在善堂里的排名却是十七、十八,善堂如今有将近五十个孩子,说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或者被遗弃了。

  十七的病已经好了,幸而他的烧还并没有烧的太久,没有对他的脑子造成长久的影响。

  看到善堂里的孩子能过的比以前更好,沛柔和海柔自然也很高兴,这说明她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又往香山小院里去见了一次李嬷嬷。远离了燕京城,又有沛柔那一番话,李嬷嬷的精神眼见着就好了许多。

  说来也是巧,太夫人在香山的产业不少,偏偏就挑中了前生安置沛柔的那座小院给李嬷嬷养病。

  沛柔故地重游,又看着一样在小院里忙碌,只是年轻了许多的纭春,也是感慨万千。

  太夫人说到做到,每次郭大夫给李嬷嬷看诊之后,脉案都会如期送到松鹤堂里沛柔手中,沛柔就会挑一个日子去枫晚堂坐坐,听郭氏给她讲解脉案医理。

  一来二去她倒是真对医术有了些许的兴趣,偶尔也会去寒烟阁找几本讲医术的书看看,不过也只能看懂些极其浅显的医理,连皮毛都算不上。

  进了七月咏絮斋里就不开课了,她们姐妹却还是要每日进园子里去,在风裳馆跟着太夫人从裁云坊里请来的一位老绣娘学女红。

  这一日下了学,沛柔和海柔在风裳馆门口就笑着分了手,折了几朵荷花,往枫晚堂去找郭氏。前几日郭大夫又往香山去过了,她要拿着李嬷嬷的脉案再去请教请教郭氏。

  虽然同样是去枫晚堂,沐柔和浔柔姐妹却始终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