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谁是毛泽东的“继承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作为毛的最主要副手而工作;从1959年起,刘接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使他成为毛泽东继任人的地位明确起来。他目前是中共意识形态最主要发言人。除去毛,刘的著作是唯一要求全体中共党员学习的经典。《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还被誉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杰出发展。在中苏论战中,刘少奇的文章也是全党学习的重要材料。

但是,中情局的观察家认为,刘也有明显的缺陷。这就是,他缺少色彩,没有幽默感,无法同毛泽东一起分享那种“超凡权威”。最重要的是,刘仅比毛小5岁,已届66岁,作为继承人,这个年龄差距实在是小了点。因此,中情局得出一个结论,中共必须找到第一代领袖中“排队”接班的第三个人。

接下去,中情局专家们对中共领导核心的逐一分析变得有意思起来。

除1958年以来去世的两位政治局委员,即林伯渠(1960年5月)、罗荣桓(1963年12月)和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实际废黜的彭德怀之外,他们排除了政治局里年岁较大的委员,如朱德、董必武、刘伯承等接班的可能性。这一点看起来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但不知为什么,他们把贺龙元帅也归入这一行列。另一个部分被认为暂时没有接班希望的,是他们所说的“新人”,即1958年以来新进入政治局的委员,如柯庆施、李井泉和谭震林等人。从跟随毛泽东革命的长期经历看,这几个人在威望和职位上都还不能同更老资格的人相比。

另外,在他们看来,作为中共党内首席经济学家的陈云,自1959年以后就“失宠”了,其原因显然是在大跃进问题上同毛的分歧。而另一位党内负责经济事务的政治局委员李富春,自1963年以来已经有5个月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了。据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李富春疾病缠身,于是健康原因也成为李不可能再上升的根据。

中情局的报告,不知道什么原因对另外三位政治局委员语焉不详,而他们实际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三位政治局委员是:彭真、陈毅和李先念。这其中,彭真实际主持着中央书记处的工作;陈毅是毛泽东亲自选定接替周恩来的外交部长;而李先念则早在1958年5月的八届五中全会上就被增选中央书记处书记。报告只是在研究周恩来时说,陈和李属于周的一派。此外,报告也没有提到乌兰夫、张闻天、陆定一、陈伯达、康生和薄一波这六位政治局候补委员。

这样,想象中排在刘少奇之后的接班人就剩下了三位:周恩来、邓小平、林彪。

可以说,中情局专家们对这三个人分析是最饶有兴味的。

首先是林彪。专家们注意到,林彪是政治局里最年轻的委员,当时只有56岁。作为国防部长,他在战争年代里有显赫的战功;在1958年5月又出人意料地被提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应该说,这是作为接班人的相当明显的迹象,但是,专家们最终否定了林彪做继承人的可能性。因为据他们所知,林患有“慢性结核病”。对专家们说来,身体条件的不足是致命的。

其次是周恩来。在一般西方人的观察中,周恩来是中共党内最具有威望、资历和人格魅力的领导人之一。甚至可以说,周恩来排在刘少奇之后、作为党的第三号人物是无可争议的。正因为这样,蒙哥马利元帅才向毛泽东说透了自己的估计:“刘少奇之后是周恩来”。中情局的报告用了很大篇幅列举周恩来的重要作用,比如,说周恩来在中共领袖中是最成熟和干练的。他比别人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知道为中国建立一种和缓、亲善的外交形象的重要性。他的外交风格灵活、机智,这使得他更容易为外人所接近。事实上,许多非共产党国家的人们甚至苏联人,都更愿意同他打交道。例如,他和陈毅最近对非洲和南亚的出访,就相当成功;专家们认为,周还是中共党内最为务实的领导人之一。这种务实的态度往往可以在中共领导核心中起到平衡作用。此外,周还是中共同知识分子的联络者。当中共需要同知识分子修好时,总是由周恩来出面作发言人。

但尽管如此,中情局的分析家们还是否定了周恩来作“第三人”的可能性。其根本的原因,除年龄外,是他们认为,周恩来在中共党内是“温和派”的代表,而“温和派”在意识形态日益“激进”的趋势下面,是不可能占有更主导位置的。所谓“温和派”,在中情局分析家看来,与“激进派”并不存在着一个壁垒分明的界限。它们大多是在具体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但近年来“激进”与“温和”的分野,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特别是在同苏联的关系和激烈“论战”上面。专家们认为,作为国家的总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