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柏林墙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1989年11月9日晚10时,听到柏林墙即将开放消息的东柏林民众,涌向位于伯恩霍尔莫大街(BORNHOLMERSTRASSE)的边防检查站。鼎沸的人声形成巨大压力,迫使守卫检查站的边防警察,在没有接到正式命令之前,就移开了检查站的路障。

后来,1989年11月9日这一天的晚10时,被西方世界称为“历史性”的时刻。

从1961年8月13日开始构建,到1989年11月9日最终开放,柏林墙一共存在了28年零3个月。正如中国人爱说的一句话:廿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这28年里,不仅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柏林墙两侧触发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对抗事件,而且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也随着时间的递进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这个世界显得更加潮流纵横:首先,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一点一滴地发生并很快席卷全球。它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无可争议地改变了世界的经济面貌,同时也冲击着人们旧有的认知方式;其次,从六十年代初起变得更为激烈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冷战对峙,一度使欧洲面临核对抗。西方政治家鼓吹的所谓东西方“缓和”,并没有真的发生,它反而刺激了一轮甚于一轮的军备竞赛。再次,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的激烈争论,让以往亲密无间的国家关系荡然无存。曾经从易北河直到远东的一大片“红色”,被一条条深刻的裂隙隔离开来。最后,经过许许多多复杂的政治经济转换,一部分社会主义者最终为挫折所激励、由落后而奋起,勇敢提出了对旧的社会主义模式实行改革的新命题。可以说,28年改变着人,改变着物,也改变着人和物赖以承载的社会。岁月前行中,柏林墙明显变老了,脆弱了。它简陋的钢筋水泥结构,很难再抗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

但是,柏林墙毕竟存在了28年。没有人怀疑,风风雨雨中它镌刻下的,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走向和最终命运。

建墙的远因,要追溯到二战结束和盟军对德国的占领。1945年4月,苏联红军和美军会师易北河。这标志着纳粹德国终于被正义力量所打败。与此同时,苏军占领了柏林。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战败后,将由美、苏、英、法四国共同实行分区军事管制。“大柏林地区也将由四个国家分别占领”。1945年6月5日,四个战胜国发表《柏林宣言》,确定了对德国的占领及管理体制。至此,四国占领德国的格局被固定下来。但是,四大国对德国领土的占领,并不是均分的。其中,美国和苏联各占大约107,000平方公里,英国占97,000平方公里,法国为40,000平方公里。而在柏林,苏联和西方三大国合起来大约各占一半。由于苏占区包括了德国东部的五个州,这样,柏林实际上成为苏占区之内的一个城市,尽管它的地位仍然是由四个占领国军事当局共同控制。

在柏林墙建立以前,东西柏林之间是通行的。在民主德国方面,除国家公务人员以外,老幼妇孺可以在柏林城内自由过往(需要简单的办理凭证手续)。但因为由苏军控制的东西德分界线禁止一般人通行,因此,东部德国人要想不经合法途径到西部去,就大多先从东柏林跑到西柏林,然后再通过陆上或天空通道转到西部德国。

1947年1月,美英法宣布,三国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为一。这样,德国实际上就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一是苏联占领区,一是西方三国占领区。这之后,东西双方经过一系列政治、外交乃至军事的纵横捭阖,其中包括币值改革、柏林封锁等重大事件,直至1949年9月21日和10月7日,先后建立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此为历史分界线,东西德国不再是领土的分割概念,而演变为两个德国之间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也正因为这样的政治军事背景,柏林墙才能被设想和建立起来。

我们的故事就从柏林墙建立的那天开始讲起。

1961年8月13日,星期日。凌晨时分,已经周密部署的民主德国特种部队和安全人员,迅速有效地在东西柏林和西柏林与民主德国之间,布起了一道铁丝网屏障。同时,穿越东西柏林的地铁线路也被截断,地铁车站被封锁。这是一个规模颇为浩大、组织必须严密的秘密行动。而它的代号却有些浪漫:玫瑰。

柏林墙一共长155公里。它先是用铁丝网围起,之后被钢筋水泥墙所代替。据说,开始用于建立隔离线的铁丝网,是从中国进口的。

柏林墙高3.6米,是用一块块钢筋水泥预制板拼接而成。这些预制板每块宽1.2米,下部带一个长2.1米长的横托,就象每块预制板底下都长了一只“脚”,使它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每块水泥预制板厚0.15米,重2.6吨。在墙的顶端,顺方向嵌入一个挨一个的水泥圆管,目的是防止人的攀爬。事实上,柏林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水泥墙,它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最外层也就是同西柏林面对的,是这道钢筋水泥墙。在墙后依次纵深布置有壕沟、巡逻线、照明区、观察塔(共302个)、防坦克路障、带警示灯的栅栏和隔离墙,总宽度应该有30-50米以上。墙建立起来以后,民主德国正式命名它为“反法西斯壁垒”(THEANTI-FASCISTBARRIER)。

柏林墙在柏林市的东南方向蜿蜒穿过市区,然后延伸至它的北部,再回头依次包围西柏林的法占区、英占区和美占区。这样,西柏林就成了由一道防守严密的围墙包裹起来的西方飞地。柏林墙穿过市中心区的部分最为复杂,因为它要越过城中美丽的施普雷河,经过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建筑,在德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勃兰登堡门前隔出分界。在有的地方,大楼临街的一面就是界边,楼下便道可能就是西柏林的领土。为此,整座大楼的住户和机构不得不被迁出,临街的窗户也被封死。西方因此有人称,柏林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一道墙把一个大都市和一个国家分离开的尝试”。

那么,民主德国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和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在一夜之间把东西柏林彻底隔开呢?作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最重大事件和冷战中最著名的标志之一,柏林墙的建造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动机呢?显然,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毫无疑问,建墙的直接动机是阻止大量东部德国人逃往西方,而背后隐伏着的,则是东部德国和西部德国、或者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死较量。

自二战结束起,东部苏联占领区的德国人,就开始流向西部。这其中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战争被带到东部;有的是为家人团聚;也有的则是“向往”英美资本主义的自由。但从两个德国建立、德国的民族统一变得越来越遥远渺茫时,东部德国人逃往西部的动机,大多出于经济的或曰所谓生活水平的差距。有研究者断言,在逃往西部的东德人里,有95%是出于生活水准的考虑,只有5%的人是所谓投奔民主和自由。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1年柏林墙建立前,共有270万东部德国人逃往西部(一说350万)。这些去往西部的人,大多是青壮年和受过教育的。他们希望到西德过上好日子。

如果以1945年6月《柏林宣言》发表起算,东部德国的总人口为1664.1万。即使计入以后的人口增长,在16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跑掉了,而且跑掉的都是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承担者,这对民主德国政府和共产党说来,无论如何不是小问题。如何阻止这个移民潮,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屏障了。以后有人说,如果SED(德国统一社会主义党)和民德政府当时采用比较缓和的措施,比如加强过境检查等,而不采取建墙的办法,可能会造成小得多的矛盾和影响。但这种事后假设虽有道理,却象书生论兵,好听而不济事。面对汹涌的外逃浪潮,SED中央甚至华沙条约国和赫鲁晓夫本人,如不采取措施果断封闭边境,几乎别无选择。

但是,如果说SED和民德政府在建立柏林墙之前,没有意识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解决人口外流的釜底抽薪之策,那也显得思维简单。自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以来,共产党和政府先后实施了“两年计划”和“五年计划”等大规模的建设运动。当时,由于严重的战争创伤,共产党和政府号召人民优先发展国家强大最需要的机器制造、钢铁、电力、煤炭等工业门类。为此,共产党提出了社会性动员口号:“只有生产好,才能生活好”。

德国工人阶级是世界上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力量。东德工人阶级也有很高的觉悟。他们为增加生产,曾发动苏联三十年代那样的斯达汉诺夫生产竞赛运动,实现了很高的劳动生产率。根据统计材料,民主德国在1957年曾经创造了工业生产8%的高增长率。1958年的上半年,这个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2%。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里,民主德国始终是经济发展最快和基础最稳固的国家。赫鲁晓夫坚持认为,民主德国面对西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橱窗”。

然而,民主德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首先是人民生活消费品的供应不足。多年的战火不仅消耗了德国绝大部分经济资源,而且使生产设施几乎完全被毁。战争结束后,不仅在东部德国,实际整个德国都是民生凋敝。人们无衣以御寒,无食以果腹。当时,东、西德都不得不实行基本生活品的配给制度。

而在这时,有两件事情对东、西部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从1947年开始,美国宣布实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