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圣人之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廿六章 灞柳风雪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初春的早晨,时令已经到了惊蛰。长安城外的土坡已经披上了一层浅浅的绿色,有心急的老农已经开始吆喝着耕牛犁田。虽说下了一天的春雨,但土地仍有些板结,犁起来有些费力,老牛哞哞地叫着,仿佛在为自己加油鼓劲儿。
霸城门是长安城最东面的一个门,因灞水而得名。长安向东24里地,有一处名胜,也就是后来被称为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桥。此处乃是长安东出的门户,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此惜别,也留下了不少折柳诗。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灞河两岸种的很多垂杨柳,飘飘洒洒地飞出许多杨絮柳絮,漫天飞舞,煞是好看。顽皮的孩童爬到树上折了柳条做柳笛,满大街全是呜呜咽咽的笛声,惹得霸城门的守城士兵天天掏耳朵。
日头已经升了起来,灞桥上也开始热闹起来。有挑了担子的老农正准备去城里卖菜,顺便换点油盐酱醋回去。还有砍柴的樵夫、背着鱼篓的渔夫,陆陆续续地从桥上来回穿行。一辆马车停在了灞桥桥头,上面下来一位皓首苍髯的老人,看年龄应该有六十上下。老人下了马车,来到一棵柳树前,抚摸了一下斑驳的树皮,喃喃道:“老夫有十几年没回长安了,老伙计,你还好么?”
长乐宫。
太皇太后紧张地盯着老人手中的龟壳。
自从信乡侯刘佟进言后,王政君心里也开始活泛了起来。既然皇家的事都是由天注定,何不占上一卦呢?左思右想之后,想起本朝最负盛名的一位博士姚平,也是钦定的舜帝奉祀使,曾经师从著名经学家京房,其占卜能力据说已经通天,于是懿旨一下,便有了灞桥上的那一幕。
片刻之后,颤颤巍巍的姚平站了起来,将龟壳奉给太后,开口道:“禀太皇太后,臣已仔细卜筮过了,此乃‘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也就是金盛水足之相,即父母均得正位,自身命运康强,子孙前程远大的吉兆啊。”
老太后仔细看了看烧焦的龟壳,其实自己什么都看不明白,只是听姚平说得铿锵有力,也便放下心来,毕竟老人家也是名满天下的易学大家,这方面是断然不会扯谎的。当即留了姚平在宫中住下,款待一番才肯放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