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龙蛰之宝盖流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阴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李牧在黎明到来之前已经醒了。他静静的躺在平硬的木塌床上盯着帐顶,默不作声,脑中太多的纷杂思绪让他睡不好觉。

  他觉得带领千军万马的人不应该有过多的思虑。决断只需要一个,清晰明了就好。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大将军帐外传来亲军校尉的声音,道有紧急军报禀报。

  李牧一个翻身从榻上坐起,扯过旁边的披风围在肩上,几步转过屏风,走到帅案后坐好,沉稳的说道:“报来。”

  校尉带着风尘满脸的探马进到账中,行过礼,急切禀报道将桓齮大军已经启动前锋营和中军主军向肥累城进发,而左翼左军向西北迂回,正在前往桃河上游方向。

  李牧默默听着,没有出声。他的脸上因塞外的风霜,粗糙黝黑。皱纹和几道细小不明显的疤痕交错着,令旁人轻易是看不出大将军的表情的。

  然而此时,一抹笑意明显的在李牧的眼中展开。

  “来人。升帐。”李牧的命令吐字铿锵,中气十足。

  寒蜩此时像壁虎一样,安静的扒在齐腰的蒿草丛中,紧紧贴着地面,一动不动。

  他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了。他这个位置距离李牧的主帅帐仅隔开三、四顶营帐。

  这里是个死角。刚好有一些石块和木料堆放在这里,向他趴着的地方投下终日不明的阴影。况且周围的蒿草也是长得最高最旺盛的。野风吹拂的草影摇动是最好的掩护。

  寒蜩很有耐心。他被训练成为杀手的时候,曾经七七四十九天隐藏在狭窄黑暗的地洞中不被发现。

  而现在他只需要躲过这个白天。经过长途跋涉,他需要一点时间调息休息。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细致的观察和周密的计划,用他异常敏锐的耳朵,去听哨兵巡营的脚步声,去听出入帅帐不同的人员和时间。

  他还要细细排查帅帐周围那些保护李牧的人里面,都有哪些是武功高强的。然后通过他们的气息辨别,判断他们是不是自己的对手,并且准备好短兵相接时如何处置他们。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寒蜩尽量让自己的头脑简单到不想任何东西。但是破天荒的此时,伏在赵军大营里危机四伏的时刻,他的脑中却反反复复总是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

  他使劲儿挤了挤眼睛。他想用这目前唯一可以做的微小动作,把那个身影从脑中挤出去,这样可以沉下心的继续数那些脚步声。

  但是他没有办到。因为初升的朝阳将一缕淡淡的霞光,投射到离他所在的这阴暗角落一丈之外的地方。他看到了霞光,脑中的身影就更加明亮起来。

  寒蜩,不,那时他的名字是宋意,坐在燕国都城蓟城的城垣上。对着初升的朝阳,他感觉浑身一股精气直往上撞。他虽然并不高大,却有坚实的后背,隆起的肌肉和在四肢游走的生命的力量。

  宋意每日都是这样在晨光中练气。

  他早知道这几日他被跟踪了。其实那人发出的每一步细小微弱的声音,宋意都能清楚地听在耳畔。

  他没有动。他知道那不过是个女子。这时候他听到女子的脚步声渐渐靠近,停在离他二十步远的地方,怯生生的不敢近前。

  宋意并未回头。他嘴角勾起,轻声说:“锦离公主又是一夜不困吗?你这样夜夜跟着我,只为和我一起看日出?”

  此时远处天际有波澜的云海。一抹红日正欲喷薄而出。霞光万丈,仿佛正将天际蒸腾成一片锦绣。

  燕国的十公主锦离有一双大大的清澈眼睛,瓜子脸,稍显瘦弱的双肩和盈盈一握的细腰。

  宋意一共救过锦离三次。

  第一次是王宫夜宴湖上,锦离失足落水时,宋意将她从湖水中救起;

  第二次是刺客追杀燕王,将锦离引为人质时,宋意使双刀把刺客斩杀于锦离面前;

  第三次是燕王欲将锦离和婚胡人时,宋意跪在太子丹身后慷慨陈词,打消了燕王以女求和的念头。

  锦离公主对于这个救过她三次的剑客宋意早已爱根深种,日日不能忘记。

  跟了宋意好几夜,锦离一直有一句话在喉中堵着不敢说。现在也许是朝阳的暖意给了她勇气,她嗫嚅着问:“宋意,你愿意带我走吗?”

  宋意站起身,身躯在朝阳中投下一抹长长的身影。那身影刚好伸到锦离的脚前。“公主说笑了。最美的花应当开在王者的身旁。而且我也不属于这里。”

  “可是我只想……”锦离低下头,局促的看着那一抹附在她脚上的身影并没有离自己越来越近。

  “我只是,”她犹豫着要不要直接说出多少天来积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