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龙蛰之宝盖流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龙煖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第二日,李牧大军距离宜安仅有几百里路程的时候,忽然得到探马来报,桓齮大军主力已出函谷关,很快会与赵军对峙的秦国大军会合。

  李牧在大将军帐内和公子嘉及将领们商议军情。邵易上前,将伏兵之计献上。公子嘉听到此事,震惊之色难以掩饰。邵易马上醒悟,忙向公子嘉请罪道:“此事关系重大,没有及时禀报公子。请公子责罚。”

  公子嘉摆摆手真诚地说:“易之这是为我赵国立了一大功劳,何罪之有。”说完转身向李牧说道:“大将军,请让邵易之前往将太行山里的人马尽数调出。”

  大将军李牧听到这个消息和计划也是双眼一亮,随即压下兴奋,沉声问道:“你刚才说多少人马?”

  邵易回道:“步兵骑兵约计两万,当时因为撤退仓促,加之山谷道路狭窄难行,所有兵车弃之旷野,并未带入山谷。”

  “调出刘荣所部队伍需要几日?”李牧又问。

  邵易略一估算刘荣所部屯兵的位置和行进所需的时间,然后回答道:“末将即刻出发,到全部队伍集结至太行山口,大约需要七到十日。”

  “好!”李牧大声说:“就请邵小将军带路。欧阳尚……”他刚要调自己的副将随同前往,风洛棠赶紧上前一步,说道:“小将愿往急调大军,不需要派大队人马。只需父帅准我在我校尉营拣选干练人手,随邵将军前往即可。”

  李牧犹豫着答应了,不过还是不很放心的,便派了几个得力的亲兵小将跟着邵易一起出发,以防途中有变。

  邵易和风洛棠一路之上星夜兼程,催马快走。两匹宝马极地和超光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常常把跟随的队伍甩在后面很远。邵易发现每次鞍马颠簸,都可以有助于行气运功时的冲破经脉要穴,便试着一边打马飞奔,一边运转心念法决,竟然能够更快地聚气,且大小周天的运转也甚为快捷通畅。

  邵易将习练功法的新发现告诉风洛棠。风洛棠虽然听后撇撇小嘴,讥笑他又找了个‘课间赶作业的法子’,不过也按照邵易的心得开始练习。两人获益匪浅,功法也有明显进步。

  一连三日,一队人马片刻不停,终于避开秦赵对峙的战场,绕道乡间来到了武安。摸到峡谷的入口,邵易重新拿出带来的地图,悄悄地和风洛棠确定了方位,又用军用指南针指路,找好了行军路线。

  沿着蜿蜒的山路,风洛棠在前,邵易在后,一起向山中行进。邵易一边指挥小队深入山间,一边沿途散布潜伏的暗哨,以便有情况时预警接应。

  马上不停的功力运转令邵易、风洛棠精力旺盛,不知疲倦。他们深夜仍然马不停蹄地赶路。月光下的队形逐渐拉长,视界并不分明,黑影绰绰。在黑暗的山间,山路坎坷曲折,窄处只容一马通过。绝壁下可以听见有清幽的山涧在暗夜里汩汩流淌。

  月色里,邵易一边无声的夹马前行,一边从后面盯着前面风洛棠马上窈窕的背影,心中忽悠悠涌上一些说不清的情愫。这本就是在梦中,邵易却觉得这梦中比真实世界看上去更美。

  第二天清晨,转过一处崖壁折往向北,视野豁然开朗。前方一片深沟壑谷,高松林立,有峭壁直立向上,令人有些炫目。正往前走时,忽然前面不远一声响箭飞出,有哨兵警告他们勿要再向前。听得这个动静,邵易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如此深山沟谷能发出这样赵军特有的响箭,再无别人,必是刘荣的部队没错了。

  再见刘荣将军,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双眼深陷,瘦得两颊也塌陷下去。看得出来,刘荣多日来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当他听说李牧大将军亲率大军前来救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