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龙蛰之宝盖流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入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唤道:“刘将军,我是落棠。”尽管声音很轻,却也惊动了周围的亲兵。几名军士迅速冲到近前,见李落棠身着都尉铠甲也不敢唐突。忽然其中一名亲兵必是曾经效命李牧帐下,显然已经认出了李落棠,慌忙行礼双眼放光道:“李都尉。刘将军不在帐中,前去巡营,很快就回来。请李都尉在此等候。”

  邵易和风洛棠只得坐在帐前的草地上耐心的等待。邵易随手拔了根草棍儿,含在嘴里轻轻的咬动。风洛棠看向他的侧脸,虽在夜色中模糊不清,却能依稀辨别出刚毅的棱角。

  “我说,少爷。即便真能得到兵马,可粮草怎么办?进入深山老林,上万人的吃喝如何解决?”

  邵易吐掉口中的草棍儿,微微一笑,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活着总比死在战场上强。只要是活人,就能想到活下去的办法。”

  风洛棠一想的确如此,便也释然了。过了大约不到一个时辰,刘荣回来了。他带着一队士兵,甲胄轻响,有力的脚步声纷杂沓来,很快行至帐前。见到李洛堂,刘荣很有几分惊讶,说道:“这不是李牧大将军的千金落棠吗?!难道此次也随在军中效力?”

  “见过刘将军。”风洛棠尽力执赵军军礼,大大方方地说道:“这次我来,原是送父亲的一道锦囊给扈辄大将军。”说完,她将锦囊拿出来递给刘荣。

  刘荣反身到帐中,借着微弱的油灯,看过锦囊中的内容,又仔细翻看了锦囊的内外,重又出到帐外对风洛棠二人说道:“大将军的建议刘荣深以为然。此次邺城失守,也是因为急功冒进。出城迎战,我军战之不过才丢了城池。而今,又要大军前往平阳,去救已经失陷的平阳,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刘将军,小将和这位邵易副将,想到一个对策,想和您好好商量商量。”风洛棠说。“行,快请入帐细说!”刘荣屏退身后的亲兵,带风洛棠和邵易二人进到账中。

  邵易问道:“刘将军麾下多少兵马?”

  刘荣道:“一共不到两万。其中骑兵八千,步卒一万多。”

  “可有随军粮草?”风洛棠又问。

  “粮草车队由一千人押在军中最后。”刘荣答道。

  “太好了,希望将军明日一早在大军开拔之前,向扈辄大将军陈述一个奇袭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将您的部队绕到大军后侧,与大军拉开距离,待大军投入战斗之后,作为奇袭兵团从后方杀出。届时,将大乱秦军整个阵营,以异军突起之势,和同主力攻击秦军。”邵易吐字清晰一字一句地说道。

  “邵副将,为何要提出此伏兵之计?”刘荣显然多有疑惑。

  “刘将军以为此战敌我如何?”邵易盯住刘荣问道。

  “秦强我弱。”刘荣毫不迟疑地答道。

  “那我军战略战术如何?”邵易再问。

  “正奇不明。”刘荣言下之意是毫无战略战术可言。

  “为兵士者军令所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可为将者,领军赴死,特别是所领军队为国之重兵,可当真对得起赵王,对得起赵国?”邵易字字铿锵,令刘荣面显错愕。

  “原因很简单,”邵易接着说,“如果大军战事不利,此部可做接应,协助大军杀出重围;如果大军战事正盛,此部可以乘胜追击,截断敌人逃窜的道路,将秦军一网打尽。”

  刘荣默然思索,抬头狡黠地看了一眼邵易,盯住他足有几十秒,然后说道:“真的就这么简单?”邵易和风洛棠对看了一眼。风洛棠接着说道:“李将军睿智。其实,在明面上,这是可进可退的战术。实则,这是为我赵军保存实力。一旦战事不利,我们打算将您的部队退到山谷中。”

  “你是说太行大山吗?深山险阻,从未有人深入这片大山。只怕是有去无回吧?!”

  “不会。”邵易坚定地说。“我已经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通往一个安全的所在,可至少藏匿两万赵军而不被秦军发现。”

  风洛棠焦急地望向刘荣。“刘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战凶险,前途莫测,长平之战已经重创赵国的实力,我们不能再为赵国失去更多的兵卒。”

  刘荣默默再次打开李牧的锦囊,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