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太子盛宠娇妃难撩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风云诡谲,立谁为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微眯着眼,而宁国公宁易山和丞相离义天脸上倒也透露出些许惊讶,文武百官不得不吐槽公冶景行的大胆。

  “回太子殿下,自然统领后宫多年的贵妃娘娘,恒王生母!”

  “贵妃娘娘陪伴皇上多年,一直兢兢业业,自先皇后去世,贵妃统率后宫,一直没有差错。皇后之位本应当得!”

  礼部尚书高策微低着头听到的是公冶景行的声音,而非永帝,自然也是愣了愣,随即回过神,连忙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礼部尚书话落不久,又有大臣站了出来,显然这又是萧家那边的人,不惜冒着得罪太子的危险。毕竟出一个皇后,对萧家来说是莫大荣耀。

  此话才出,公冶景行的脸色越发凌厉,眼神中似是有一丝杀气。

  众人都在等待着永帝的回答,却也不敢先声夺人。萧将为首一派的人都微低着头,而宁国公府,丞相府,太子最有力的后盾却在细细打量着天子的神色,毕竟先皇后可是宁家的女儿。

  贵妃萧氏萧宛织,镇国大将军之女。

  谁都明了礼部尚书是萧将的人,站在大臣前面的恒王公冶寻稷不由得挑了挑眉头。在众人将心思放在立后上,伸出手捏了一下自己的左肩,面色有些不太好看,这是公冶寻稷三年前落下的旧疾,时常会病痛。

  众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公冶寻稷的动作,可台上的公冶景行却收入了眼中,皱着眉头,眼神平静,却能够快速捕捉到一丝细微的自责。

  朝廷又是死水一潭,谁都大气都不敢出。

  永帝脸色有些微沉,但也没有过于表露,看了眼公冶景行和宁家众臣,轻眨了眨眼睛。

  “萧将,有何提议啊!”

  永帝的话打破了朝堂上的平静。

  被点到名的萧将拱手行礼,早已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斑白的胡子和头发却不减自身气势,眼神更是凌厉,历经多朝,自是精明的很。

  “回皇上,贵妃娘娘是老臣之女,老臣应当避嫌。既然是立后,虽关乎国本,却也是皇上的家事,皇上自己决断便可,老臣毫无异议!”

  此话一出引得公冶景行和宁国公有些侧目,果真是精明之人,由别人开口,自己倒做一个好人。

  萧贵妃是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候的侧妃,是陪伴皇上几十年的老人了。皇上登基册封正妃为皇后,侧妃为贵妃。皇后早逝,皇上迟迟不肯立后,已十余年为整。皇后宁氏是宁国公府嫡次女,太后亲侄,丞相夫人宁氏之妹。太子公冶景行便出自她的腹中,太子八岁那年,皇后疾病缠绵逝。此后,后宫大权全全交到了贵妃萧宛织手中。

  “宁国公可有提议!”

  永帝将头转向宁国公,先皇后的父亲,不过该是询问一下才对。宁国公府是百年望族,在朝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老臣无异议!”

  永帝看了眼众人,轻挑了挑眉,眼神中闪过一抹幽光,随即缓缓说道,“既是如此立后是大事,关乎国之根本。朕会慎重考虑!”

  众人恐怕都忘了,太后可是去世的老宁国公的亲姐姐,当今的皇上同宁国公府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当年老宁国公极其疼爱其姐,便连同她的孩子,当今的皇上也是疼爱的紧,一直扶持着他直到登基,如先皇所例,娶了宁国公府的姑娘,并生下了太子。

  关键是宁国公府极其懂得进退,皇帝一旦登基,巩固好朝政,便主动放手手中的大权,做一个本分的臣子。

  这么多年有多少女儿嫁入皇家,又有多少公主嫁入宁国公府。此外便有人言,这兰陵就算全部世家都倒了,宁国公府不会倒。

  试问,皇上岂会不站在自家人这边!

  众大臣不语,永帝阴沉地勾了勾嘴角,微眯着眼睛,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冰冷了几分,“退朝!”

  陈总管便心领神会高喊道,“退~朝!”

  就在此时,突然有个急匆匆地侍卫跑了进来,双手呈上一物,并拜跪匍匐在地,脸上尽是焦急,众人望去让人生出不好的心思。

  “皇上,北衡八百里加急,宣清长公主…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