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曹魏天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悲惨的例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看看那还立在太学内的熹平石经就知道了,在那种情况下,这熹平石经可都是以今文学派为主。

  所以,今文学派本可以靠着自己在学术上的影响力与古文学派僵持一会的,再怎么样,也都不至于沦落到现在的下场。

  再然后?看看出生于“弘农杨氏”的杨彪的经历就知道了,“弘农杨氏”家传的可是欧阳尚书。

  要知道,这欧阳尚书可是伏生亲传,可谓是今文学派的另一根顶梁柱,而杨彪也本来可以成为今文学派的另一根顶梁柱的。

  然而,这位今文顶梁柱的经历,也可以算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了。

  看看杨彪的生平吧!初举孝廉、茂才入仕,其后被征拜为议郎与马日磾、蔡邕、卢植、韩说等人共同续写《东观汉记》赚取资历。

  随后就迁任侍中,之后火速上任转为京兆尹,在光和二年,这位得到了黄门令王甫之前唆使宾客,勒索敲诈郡国的财物共计七千余万的证据。

  并把此事告诉了司隶校尉阳球,而阳球可是早就对那王甫恨之入骨了。

  于是在得到确切证据之后,迅速把此事上奏给了灵帝,最后亲自逮捕诛杀了王甫及其党羽。

  在成功干掉黄门令王甫之后,杨彪可谓是在士人圈子里名噪一时。

  随后这位京兆尹就被征为侍中,之后相继任五官中郎将、颍川太守、南阳太守、永乐少府、太仆、卫尉。

  本来是妥妥的一个今文学派的架海津梁擎天柱一根,正当杨彪要施展抱负之时。

  然后董卓入洛了......

  再之后天下一不小心就大乱了,郭汜、李傕等人也相继出场。

  这群西凉武夫可不读什么四书五经,在那西凉武夫们的刀剑锋芒之下,今文学派可谓是遭受到了重创。

  今文学派好不容易掌控住的太学老家,也都被这群人一把火烧了,可谓是真真切切的百年心血付之一炬!

  然后一不小心大汉天子就被一个姓曹的给劫持了,自己也差点成为了那姓曹的刀下亡魂了。

  最后大汉朝也没了,转眼就变成大魏了,今文学派最后的优势也没了。

  像杨彪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