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王朝1587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吃饱穿暖(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魏忠贤被朱翊钧的这一句感叹吓了一跳,以为皇帝是要杀他,忙伏身求饶。

  朱翊钧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通过与许国的对话,他更加确定了现代科学无法进入科举选拔内容之中的现实。

  科举的排他性实在是太强了,或者更详细一点儿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包袱实在是太沉重了,如果要一下子把这个包袱抛开,那毋庸置疑,必定会引起文人举子的强烈不满,甚至会引起动荡或者内乱。

  毕竟读书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科场上揣摩着皇帝的心意读题作文章。

  他们准备了一辈子就为了在这一节上大显身手,如果自己这个皇帝一下子否定了这些,不就等同于否定了他们前半生所做的全部努力?

  即使文人可以安抚,但是这人才的选拔又怎能令一众读书人信服?

  历史上满清能引进西学,是在被列强反复欺凌的情形下,不得不为之的无奈之举。

  而且即使是接受西学后的清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没有废除科举,而是采用另外开设新学堂的方式,普及西学教育。

  这说明清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科举和西方文明根本不能融为一体。

  清廷能作出改变,是因为外部有一股强大的入侵势力迫使它作出改变。

  而万历年间的大明呢?

  它却是亚洲甚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朱翊钧这时忽然有些好笑地想,倘或历史上的丰臣秀吉成功占领了朝鲜,将万历朝的日本国土拓展到了辽东边境,说不定其带来的震动还真不亚于清廷甲午战败,以此迫使大明内部接受改革。

  不过历史没给丰臣秀吉这个机会。

  朱翊钧微微抬起头来,将目光投向了伏在地上的魏忠贤。

  若是在没有外来入侵势力威胁的前提下,想要进行改革,那就只有像西方国家一样,从资产阶级革命走向宪政了。

  “朕随口一说,实非迁怒于你。”

  朱翊钧缓和了语气,叫起了魏忠贤,

  “有甚么事且说罢。”

  魏忠贤听了,恭恭敬敬地朝皇帝又磕了一个头,这才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