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王朝1587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有限推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朱翊钧这回没叫孙暹替他读疏,而是朝他伸出了手来。

  孙暹忙上前两步,殷勤地将奏疏躬身递给了皇帝,尔后又低头退回了原处。

  李氏好奇地将头靠上朱翊钧的肩膀,冲着他耳边悄嘘嘘地发声,

  “皇爷,您怎么不要人替你念了?”

  朱翊钧翻开奏疏,毫不犹豫地往李氏那里让出了半折,让她随自己一起看了个齐全,

  “农业乃国民之生计,如何能轻忽得?这大明的一亩地究竟能种多少粮食,朕心里总得有个数儿,这是将来要当作国策推行的,倘或一点儿数都没有,谁奉承一句‘亩产万斤’,朕就相信,岂不是连鞑子知道了都要笑话咱们?”

  李氏笑道,

  “说‘亩产万斤’倒也罢了,可笑就可笑在这亩产万斤之后再闹大饥荒,还反过来推到蒙古人头上,俺答不过是挟贡,还非说人家是逼债,真是鞑子听说了都要笑落牙齿。”

  孙暹和魏忠贤面面相觑,他们是听不懂皇帝和李氏的言下之意的,只以为是皇帝是借李氏之口在刻意敲打谁,但是孙暹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这“亩产万斤”的国策是指大明的哪一项政策,大明的荒唐事的确不少,可也没有哪一项到达这“亩产万斤”的荒唐程度啊。

  孙暹不禁有些惶恐,听不懂主子的敲打,对奴婢而言,可是要人性命的大事,

  “这……奴婢记得此奏疏中,并无‘亩产万斤’之词啊。”

  朱翊钧正觉得和李氏一唱一和得挺乐呢,冷不丁听孙暹来了那么一句,只得重新肃容道,

  “哦,朕是想起了元旦宫中吃的一道嫩鹅肉,你们李娘娘那会儿没吃着,方才就问朕来着,据说民间有言,‘雏鹅怕冷,成鹅怕热’,如何这正月宫中还能吃得上这刚从蛋里孵出来的小鹅?”

  御前办膳一向是司礼监掌印和秉笔挨月轮流例办的,故而孙暹一听即答道,

  “这年节里上贡御前的嫩鹅,都是用宫中火窖孵成,在元旦那日用竹笼装好包裹严实送进来的,一点寒风都吹不着,所以才能让各宫主子们活杀活吃。”

  李氏道,

  “好大的阵仗,宫外就没这口福,顶多事先预备下糟腌。”

  孙暹道,

  “只要能让皇爷和娘娘们在想吃的时候吃上一口时鲜的,奴婢们纵使多费一些心,也不算甚么。”

  朱翊钧淡笑道,

  “那倘或朕不想吃鹅肉,只想见到河南的百姓在正月里吃鹅肉,那你们司礼监能不能办到呢?”

  孙暹回道,

  “河南地方有司专职于此,奴婢们岂敢越俎代庖?”

  朱翊钧道,

  “那要是朕恢复了张居正先前的‘考成法’,只是将考成内容从征收欠赋,改为冬日养鹅,且下旨规定每村必建鹅厂,养鹅不成者立刻去职丢官,那情形又会是如何呢?”

  孙暹不知道皇帝为何从番薯一下子跳到养鹅了,愣了一愣,道,

  “这……如此养鹅,恐怕颇费人力,再说以养鹅为考成政绩未免不妥,万一府县冒进,科道官必定会进言弹劾……”

  朱翊钧笑了笑,道,

  “那要是进言一个,朕就杖杀一个呢?”

  孙暹实在听不懂朱翊钧的影射,只见李氏在皇帝身旁笑得欢实,他想来想去,还是从张居正身上入手回答,

  “皇爷岂会闭目塞听,任由有司胡作非为?想当年考成法一出,张居正奏呈地方有司在考成之时剥下奉上,虚文趋谒,各级官员担心因考成降罚,不分缓急,对贫户小民多加追索,而对势豪大户畏纵不问。”

  “皇爷得知之后,立即下旨均数减免,使小民得沾实惠,可见皇爷爱民如子,即使国库空虚,也绝不会罔顾百姓生计。”

  朱翊钧笑了起来,

  “那可不好说,朕听你们的奉承话听多了,说不准哪天就变得不是奉承话就不听了,没有奉承话也要制造奉承话了,譬如你们李娘娘说,倘或科道官谏言养鹅无济于事,朕就偏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