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王朝1587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科道官这种生物(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言官虽常为朋比,但边事紧要,庙堂之上,总是和而不同者多,骄而不泰者少,其中种种究竟,还请皇爷明鉴。”

  朱翊钧头也不抬地问道,

  “科道官都说甚么了?竟教你这么紧张。”

  张诚回道,

  “科道官有言,顷自扯酋嗣封,说者谓可数千年无事,然窃惧其知燕雀之安,而不知桑土之防也。”

  朱翊钧心道,这个科道官却有些见识,

  “这是谁说的?”

  张诚道,

  “是兵科都给事中顾九思。”

  朱翊钧想了一想,道,

  “哦!朕记得他,他从前治丰城时,有个治县‘三不在’之说,吏不在舍,卷不在廊,囚不在狱,后来万历初年时,果然以治行第一擢为户科给事中。”

  张诚道,

  “皇爷好记性。”

  朱翊钧笑了笑,道,

  “他现在这两句话说得也很有道理。”

  张诚从皇帝笑中得了鼓励,立刻接下去道,

  “奴婢也觉得有理,通贡与讲和不同,讲和乃两敌相角,一方自度未足以胜之,故不得已而求和。”

  “譬如汉之和亲,宋之献纳,其制和者在夷狄而不在中国,是故贾谊以为倒悬,寇公不肯主议。”

  “然今之外虏称臣纳款,效顺乞封,则制和者在中国而不在夷狄,比之汉、宋之事,万万不侔,是故桑土之防,戒备之虞,不容一日少懈。”

  朱翊钧道,

  “话虽有理,道理中却变不出银钱来。”

  张诚沉默片刻,道,

  “皇爷不是才裁减了织造……”

  朱翊钧又掠他一眼,眼皮一抬一颤,自是抖出一份专属于深宫禁苑中的威严,

  “上上下下统共就那么点儿银钱,你们倒是挺会替朕盘算。”

  张诚不语。

  却听朱翊钧叹气道,

  “拆了东墙补西墙总不是个办法,今日你们有能耐拆了朕三宫赏赐的‘东墙’,那明日呢?明日要哪里再出事,你们难不成还有本事敲了那九边军饷的‘西墙’去补?”

  张诚道,

  “待秋税收上来就好了,今岁北方委实是旱了些,但江南五府仍有‘白粮’可用,好坏总能填补些军需。”

  “白粮”特指明廷于江南富庶之地,常州、苏州、松江、嘉兴和湖州五府,在秋粮之外派遣的额外漕粮,其所征课供为宫廷和京师官员专用,属于江南五府独有的田赋附加税种。

  朱翊钧笑了一下,道,

  “又要朕对江南加赋?朕可开不了这口。”

  张诚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爷有甚么不好开口的?”

  朱翊钧道,

  “你倒是说得轻巧,内阁现在三个南直隶人,你让朕怎么开口?去岁内阁和徐贞明提议要在北方开垦水田,减免江南漕粮之负,朕可是帮你们北方人说了话的。”

  “内阁当时可是振振有辞,连‘北京雄据上游,兵食宜取之畿甸,今皆仰给东南,岂西北古称富强之地’这种话都出来了。”

  “还是朕对他们说,南方地下,北方地高,南地湿润,北地缣燥,若于北地强开水田,则人情不便,倘或百姓不愿,则不该强行。”

  “否则北方连年天旱,到了今岁这派连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