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临行蜜蜜逢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画骨寻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出去玩了,没码完字,正文稍后)

  以下是,酒酒一短篇…,可先看着,喜欢请关注风木叶公众号

  芙蓉雪

  凛冬

  从前曾听一个老仵作说过,冻死的人不丑,脸颊是芙蓉色的。所以那时我躺在雪地里是这样想的,还好,冻死的总不会太丑,怎么说我也是个小女孩,不想死得很丑。

  我是个嘴馋的孩子,可是嘴馋又不是罪过,普天之下,谁会不嘴馋呢?我不过是想吃一串长安城的冰糖葫芦,只是时候不大对而已,爹爹去买糖葫芦时,正是匈奴闯进城的时候。

  爹没再回来,我猜他死了,不然为什么丢下我呢?但我也想过,爹难道不知道那种兵荒马乱的日子是不会有冰糖葫芦的吗?

  总之我坐在城外的短亭子里,从天黑等到了天亮,直到当我忍不住将地上的雪裹在身上取暖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体会到,我没爹了。

  不过谢天谢地,我没有了爹,但命还在。在我还没变成一朵开在雪地里的芙蓉花的时候,一个少年出现了。那是个从头到脚都写着阳光的少年,他裹着一身动物皮毛,就这样,在丰润如膏腴的那一缕曦光之中出现了。

  他冲着身后一个老汉说,“老爹,这是个人啊。”

  少年叫陈汤,他那一身皮毛是从匈奴身上扒下来的,我捧着姜汤慢慢喝着,有些不敢置信,“你杀了匈奴人?”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他说着笑了笑,眼睛弯弯的,皮肤不是很黑也不是很白,是中原人最标准的黄色。在一支烛火映衬之中,好像一块上好的蜜蜡。

  当然这只很久之后,我再次回想陈汤的笑容,做出的评价,毕竟当时我一个穷鬼丫头,哪里知道什么是蜜蜡呢?

  陈汤问我,“你叫什么?”

  我想了想告诉他,“我叫程范。”

  他捂着肚子笑倒在我旁边,那声音好像百川入海时激流碰撞的回响,清澈且浩浩汤汤,年轻而壮阔,“哈哈哈哈,你叫盛饭?”

  我有点气恼,“不是那个盛饭!”

  陈老爹关了门走进来,笑骂道,“混小子,笑什么呢?别吵着隔壁那个念书的娃儿。”

  我好奇,“这么晚了,还念书?”我不爱念书,但我是个丫头,不念书正好。不过我好奇,这么晚了,他还能有灯火念书,只怕是个富人吧。毕竟陈汤家里只有一根火烛,黑得很。

  陈汤压低了声音,“这还不是最厉害的。”他神秘兮兮地拉着我,指着墙上的一个小洞。

  “他家连火都没有,从那个小洞偷我家的灯火呢?”

  我大吃一惊,居然有人为了读书,这么拼,真是狠人。我也有点儿好奇,偷光看书的人长什么样子。

  暮春

  那天冻了一夜,我得了一场大病,幸而遇上了菩萨心肠的陈老爹和仗义的陈汤,才熬过了那个凛冬。

  长安城的春天,飘飞着柳絮,白花花,轻飘飘,但好在不是那裹着寒风的雪片子了,整个空气里都是暖洋洋的味道了。

  直到暮春时节,我才能出院子走走。

  原来陈老爹是个木匠,铁打不动的手艺人。陈汤是个混小子,春天结的梨子哪能吃,最绿最酸的那枚,他塞给我,看着我酸出眼泪,然后笑得满地打滚。

  他们是我的恩人,我自愿把名字改成了陈范,说自己要做陈老爹的女儿。陈老爹摆摆手,拒绝了。不过没关系,我本是个南方人,跟着爹流浪到长安,在我的嘴里,“陈”和“程”没啥子区别。

  隔壁那个书呆子叫匡衡,说呆也不呆,他穷得掉渣但脑子倒是不差,在两家中间的墙上凿了个洞,想偷陈汤家的灯火。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