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民国之我去打鬼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与天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家卖出;还有的妇女自愿离开家庭,到非灾区逃荒另找了配偶。这种现象影响到抗日民众间的正常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安定,并造成许多纠纷。为此,抗日政府迅速制定了禁止人口买卖的条例。对于外来逃荒的灾民,抗日政府颁布了《根据地外来灾民登记安置办法》并进行有效安置。对于已经入境的灾民,按本地居民百分之三的比例安置,入籍地灾民和本地灾民同等待遇。通过有效地安置,外地灾民大量涌入边区所带来的社会隐患逐渐消除,当时逃向根据地两大区太岳区25万外来灾民,都在当地政府和群众帮助下安了家。

  第三,及时拨款赈济,救助灾民。

  根据地两大区分别减免公粮多达几十万石,而所发各种贷款及救济粮款拨款多达几千万元,救济粮达数百万石。全区300万人口每人都能分到救命的粮食,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使灾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第四,开展借粮斗争和“双减”工作

  借粮,是指动员贫苦群众向地富借粮,又称饥民借粮。为解决群众渡荒问题,以边区政府名义颁布“互济互助、团结抗日:有借有还,政府担保:自报数目,欺瞒必究”的政策。对积极响应抗日政府号召、主动自觉开仓济贫者,由政府发放“开明人士”光荣匾。对于不顾群众死活、一毛不拔、不愿借粮的地富,则发动群众与地其进行当面交锋,迫其按抗日政府规定缴粮。双减,即减租减息,又称双减斗争。此项工作共进行了三个冬春。在此过程中,还开展了“开明地富献地献物支援抗战”的运动和反奸清算斗争。

  第五、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

  相较于空前规模的大灾荒,政府拨款犹如杯水车薪,只可救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受灾状况。为此,边区党政提出了“生产救灾,自力更生”的口号,鼓励军民一同投入到大生产中。1942年,根据地两大区军民垦荒6000亩;更以中条山为重点,掀起了军民并肩拓荒热潮,当时有这样一首歌曲:“中条山上闹嚷嚷,军队生产忙。扛着䦆头背着枪,上山去开荒。东边的玉米长得好,西边的谷穗长,多开荒地多打粮,军民喜洋洋”,反映了军民团结共克时艰的顽强意志。1943年,边区政府提出“每亩地平均增产三升细粮”号召,提出“精耕细作”、“耕三锄三”口号作为1944年农业生产的努力方向。根据地区落实边区政府指示,提出“耕三余一”增产目标,并为保障生产向灾民出借牲畜发放贷款、粮种、农具。区政府也提出了出借编赊牲畜助耕办法,出借对象仅限被灾群众。1943年,边区发放春季贷款700多万元,其中农业贷款300万元、水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