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锦鸾归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章 吾心安处是归处(大结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一年春。

  徐长卿随着众考生出了贡院大门,一眼便看见人群外候着的那辆崭新的青盖马车,薄唇微勾,提步走了过去。

  “公子!”

  砚久挤过来,接过他手里的考篮,又要伸手去扶,被徐长卿避开,直直来到马车前,撩开车帘便弯腰进去。

  “考完了?喏,吃点东西。”

  苏锦鸾放下手里的话本子,示意他自便。

  徐长卿坐在车门口处,纵使身上无一处不妥,仍旧怕有异味熏着了她。

  马车徐徐行进,车厢偶有颠簸,却不甚明显,应是装了她鼓捣出来的弹簧减震之效。

  “点心你做的?什么名堂?”

  徐长卿披着裘皮大氅,抱着暖手炉,喝一杯温着的黄酒,身上渐渐回暖,擦过手之后端起一碗奶豆腐样的吃食,欣赏片刻,便舀起一调羹入口,滑腻非常!

  “姜汁撞奶,驱寒的。”

  苏锦鸾也拿一小碗吃,惬意地眯起眼。

  人生在世,唯美食不可辜负,这辈子值了。

  徐长卿抿唇细品,吃相比她雅致几百倍。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徐长卿难掩书生意气,不觉吟了句诗。

  苏锦鸾抿嘴笑笑,懒懒倚靠在软枕上,享受难得的清闲。

  徐长卿睨着她张开的清丽眉眼,神色不明。

  “你快歇歇吧,考完还要吟诗作对的,也不怕把你那聪明的小脑袋瓜给累坏了。”

  苏锦鸾生怕他再酸唧唧地给自己也吟诗一首,白他一眼,又朝旁边的点心盘子努努嘴。

  徐长卿哂然一笑,从善如流地拈起一枚如花似玉的点心吃。

  “冰皮鲜花饼,各种馅料都有。”

  苏锦鸾不等他问,抢先答了,希望能拿吃的堵住他的嘴。

  她也实在想不明白,好好一个少年反派,到底怎么自我养歪成话唠的,还是十万个为什么那种,简直叫人抓狂。

  “梅花的。”

  徐长卿咬一口,唔一声,以示赞叹。

  “好吃吧?好吃你就多吃点。”

  苏锦鸾敷衍地劝,感觉今儿的路长了点,撩起窗帘一角往外张望,却被一片寒光晃得眯起眼。

  “别看。”

  徐长卿压住帘子,示意她噤声。

  苏锦鸾脸色凝重,心中过了几道盘算。

  那银刀明甲的,不像是普通护卫,更像是军队。

  终于,要来了吗?

  “县主莫慌,属下等自会护您平安。”

  张义在马车外低声回禀一句,车速不急不缓,渐渐远离了人群。

  苏锦鸾早有准备,倒也安之若素,只难免还有些忧心事态发展,却因势单力孤不好插手,只能静待结局。

  这一年她的工夫也不是白费的。且不提珍宝阁等商铺汇聚四海之财,新华书肆刊行天下,大炎文风日盛;

  便是去年她改造的曲辕犁、水车、织布机、桑基鱼塘、新式农家肥、双季水稻等等,既让百姓吃饱了肚子,又为她聚拢了数不尽的人气,几乎可以称作万家生佛,备受爱戴。

  各地百姓自发修建神女庙,日夜香火不绝,信众无数。而往年高高在上的终南山圣教,却相对式微,且与皇家关系日渐疏远。

  民间有邪风鼓吹说,苏锦鸾其实是白莲教圣女,专为救苦救难造福苍生而来,不少愚昧百姓被忽悠了去,间接导致白莲教苟延残喘,无法斩草除根。

  苏锦鸾立场坚定,多次阐明拥护朝廷忠于大炎的态度,倒也减了些麻烦。

  可惜老皇帝身体垮了,时日无多,太子也需要长期调理,并无子嗣,因而朝野内外蠢蠢欲动。

  最值得玩味的是,广平侯世子李念乃是皇帝遗珠,极有可能改立储君得登大宝的流言甚嚣尘上;

  侯府态度暧昧,两位世子妃与侧妃则相当活跃,长袖善舞,尽心与京城内外各家贵夫人交好,昔日京城双姝的名头更上层楼,为人津津乐道。

  这一年来,太子常年闭门学习;

  相对的,皇帝对李念这位子侄日益看重,交代了几桩差事,李念全都漂漂亮亮完成,君臣间甚为相得,朝中风向便有些微妙,广平侯府门庭若市。

  元长庚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偶尔露面,便要作别,行色匆匆,倒不曾受重伤。

  苏锦鸾也不瞎打听他在忙什么,不外乎对外备战对内剿匪那点事。她最多提几个记忆里的经典战例,改良下武器军备什么的,并不多操心。

  改朝换代向来难得和平,内忧外患矛盾集中爆发,京城百姓都习以为常了。

  苏锦鸾看似身处漩涡中心,实则只拿自己当皇帝一家的家庭医生看待,只在有人上本奏她不孝养父母有违人伦时,玩笑似的给皇帝变了个大型的滴血认亲人人皆亲的戏法,其后便再没了关于她的闲言碎语。

  苏锦鸾暗暗留意了下,没几日,那些乱嚼些生恩养恩嫡庶长幼的长舌头,全都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苏锦鸾面上只做不知,背地里却默默与韬光养晦的太子殿下更疏远了些。

  不久后她便替自家病逝的侍女幽蓝赋诗一首以寄哀伤,且为其向琅琊王家几番交涉,将旁支出身的小庶女王幽蓝,记在嫡枝名下,争取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