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燕乐寒枝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灯火阑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转眼盈盈入府已经一年多,快到年下,府里张灯结彩。

  当今陛下杨广仍然在汾阳宫中寻欢作乐,丝毫没有返回长安的意思。各地进献到汾阳宫中的美人络绎不绝,连杨广很少会来的晋阳宫里也都住满,再由行宫总管挑了好的送去。

  杨广和他的美人们不知自己危险降至,突厥大军已经将他重重围困。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尽数于此。一兵一卒,一纸一木,一声一息都无法从雁门关传出去。最后,中书侍郎萧瑀只好建议将求救信息刻在木板、竹简上,沿着汾阳宫后的汾水投递出去。一路南下,募兵增援。

  世民意外地在汾水畔发现木板,意识到之前父亲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他没有回府,而是日夜兼程,投奔距离雁门最近的隋军守将云定兴。云定兴只有五万人马,正在担忧寡不敌众,这一去怕有来无回。

  世民帐前献计,很有把握的说道:“云将军,突厥派十万之众将陛下围困在雁门关,无非猜想我军主力远在辽东,附近既没有大军应战,援军又无法及时赶来。但突厥缺少谋略,又不知我军虚实。不如用疑兵之计,白天让士兵在山上布满旌旗,晚上则雷动鼓乐。突厥定然以为我们援军已到,不敢决战。如此僵持一阵,突厥必然退兵,我们可转败为胜。”

  云定兴听了,大赞世民的计策,随即委任世民领军做疑兵,亲自实施这个计划。世民欣然答允,带领五千人马深入崞县一带,埋伏在山谷险要之中,一面扼住敌军咽喉,一面巧用疑兵之计,僵持了数日,突厥退尽。世民初出茅庐,独自领兵,就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解了当朝皇帝的雁门之围。这一战,给他很大的信心,从此名声鹊起。

  世民回到晋阳时正逢上元佳节。李渊非常满意,知道儿子成熟了,李家后继有人,特别赏给他一把倍于常人的柘木长弓。弓梢粗壮,弓臂上绘有虎皮纹饰,十分华美。这弓只能配得世民这样的英雄,换了旁人的力气和武艺是无法拉开此弓的。

  世民得胜归来,英姿勃发,又得此等宝弓,心情舒畅。下午便带了随从前去晋阳郊外狩猎。晋阳的冬日,本不是什么狩猎的好时节。但世民喜欢享受在猎场自由驰骋的感觉,也喜欢那种掌控猎物们生杀大权的快感。

  万物肃穆,孕育着来年。

  世民骑马踏过地上一层层枯木干枝,卷起飒飒的声响。他如同巡视这生灵世界的国王。

  狩猎当然是秋天最好,牧草丰茂,野兽肥美。但他也喜欢在冬天狩猎,喜欢从藏着的洞穴里,或者是萧条的黄土间,偶遇几个勇敢出来却有些蠢笨的猎物。这种不期而遇,或者说敏锐捕捉,更加考验着一个成熟猎人的智慧与经验。

  他从不射杀怀孕的母畜,不射杀刚出生的幼崽,只求一箭射死猎物让其免于挣扎,也尽量不在春天狩猎,这是自然繁衍的时候。

  这一日他心情大好,雕弓翎箭,游刃有余,半日下来囊括了许多猎物。

  晚上是府里的上元节欢宴。世民打来的猎物为桌上增添了不少美味,或炙烤,或蒸制,香气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