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再回首之痴恋人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逸路超市才是真正的超市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俗话说“穷大辈儿,富小辈儿”,辈分越大也隐藏了一个含义,辈分大的祖上过的穷苦,辈分的差距是贫富造成的。在早农村流行早婚,有点家底的早早的就能结婚,贫穷一些的家庭要等到很晚,这样一代代的积累下来就造成了辈分的差距。
郑晓逸的祖辈是有名的积富之家,造就了滴滴孙的辈分,郑晓逸小时候最烦回老家了,满村的小孩子都要喊姑姑、叔叔,甚至爷爷、奶奶。
太爷总归是没了。爷爷太小,家里的生意交给了太爷的盟兄弟的儿子打理,那是一个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十恶不赦的混蛋。两年败光了万贯家财,爷爷一贫如洗,混蛋卷走了最后的口粮滚蛋了。
奶奶喊来了自家的三个弟弟,唯一幸免的是8岁的四弟,奶奶比爷爷大两岁,大兄弟和爷爷同岁,二兄弟十三岁,三兄弟十一岁。爷爷的弟弟十二岁。兄弟五个从打起鼓在开张。借着没被败掉的煤场场地,哥几个一筐攒一担,一担凑一车,一点点的做起来了。
华越煤场是太爷和他盟兄弟合资创建的,太爷叫郑华庭,盟兄弟叫李越,厂名是取两人名字中的,一个字而来。不久李越因病退股,煤场就归了老郑家,听好了不是太爷,因为那时太爷家还没分家,最后分家时太爷被日本兵打伤,一直没好就死了。
爷爷把煤场起死回生不久,公私合营了,因为祖训,郑晓逸家当年是全县的免费客栈,只要是县里来的人,到家放下包裹就吃饭,管饱不管好,直到来人找到工作,自觉搬走。
所以听说要公私合营,县里来了好多亲戚朋友,纷纷求爷爷帮他们落户在爷爷厂里做工人阶级。以求落户津门,成为城市人做高人一等的工人阶级。
因此三四辈的广结善缘,人际网还是有的。不过上辈子爷爷的万事不求人的傲气,严重的感染了郑爸爸。到郑晓逸重生为止,郑家就没登过高门。几乎是混的只要比郑家好,郑家就绝不主动联系这家子了。
今生郑晓逸打破魔咒找了二姐,二姐冯蕾的父亲是当年的工人阶级。16岁就工作了,通过高考上了大学,分配到公交系统,如今贵为公交公司老大。二姐从小就疼郑晓逸,只是家里不来往了,渐渐地淡了。郑晓逸找来,旧情复燃,听得郑晓逸吹破天的生意,赶紧喊来了未婚夫赵安。赵安是津门三把手,市委副书记的小公子。上一世,郑晓逸就知道,他和二姐几乎没有依靠父母就打出一片天,生意做到了海外、港城,相当的牛掰人物。
‘我的生意就是做超市!”郑晓逸将自己的方向说了出来。
“超市?那是什么?”赵安愣了一下。
旁边,冯蕾也是一脸迷糊道:“晓逸,说清楚一点,什么是超市?”
郑晓逸此刻才记起,超市这个词,事实上还是若干年以后才出现的。现在的超市还称呼为自选商场。就在前两年,燕京第一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