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刀剑霜寒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刻苦修炼气行周身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武学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想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徐春儿虽然在过去是一个锦衣玉食的千金大小姐,但是学起武来却十分的刻苦,丝毫不输那些名门正派的弟子。

  荒山野岭的,衣食住行都不方便。为了徐春儿能学好武艺,他们一行三人找到了一间农舍,这间农舍不大,依山傍水,只有一对老夫妻住,子女都在远处谋生,家里只有他们二老。

  李蕴宁登门拜访,说明了来意,并给了主人家一些银子。那两位老人也是热心肠,欣然应允,让他们暂且住下了。农家小院,粗茶淡饭,他们在此一住便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徐春儿按照李蕴宁所说的方法刻苦练习,渐渐地感悟到了她所说的“行气之法”。半个月前在一根碗口粗的棍子上行走都摇摇晃晃的她,如今已经可以在一根擀面杖粗细的树枝上行走自如,不过和李蕴宁所说的可以在“拇指般粗细”的棍子上行走还有很大的差距。

  每天清晨,徐春儿都会操着一杆适合女孩子的细小木枪,照着谷怀安的动作练习枪法。横扫、直刺、上挑、回马枪......这些招式虽然简单,但是却威力十足,再加上徐春儿苦练枪法的基本功,枪法日渐增进。

  李蕴宁望着进步飞快的她,由衷叹道:“想不到你这个小丫头竟然还是一个武学奇才!”

-------------------------------------

  这一日的清晨,谷怀安与徐春儿刚练完枪,主人家已经做好了早饭。几碗清粥,几碟咸菜,几个馒头,主人家和他们三人围着简陋的饭桌,像一家人一样吃了起来。

  正吃着,李蕴宁问起了主人家:“方圆百里之内最好的铁匠铺在哪?”

  老爷子捋了捋胡须,缓缓道:“我们这里南临扬州,北临淮安,风调雨顺不愁吃穿,可要说铁匠铺,那都是给乡下打农具的,没有什么好手艺。不知李姑娘要寻那铁匠铺有何用?”

  李蕴宁道:“我只想打一些轻巧的东西,约细越好。”

  “越细越好?”老爷子挤满皱纹的脸微微一笑,“你要是想打兵器、农具,大可找铁匠铺,但是你若想造一些轻巧的东西,老夫倒是知道距离此地百余里的淮安府城,有一家十分出名的银匠户,从他们家手里出来的,那都是十分细致的宝贝啊。”

  “百余里?”

  “正是,李姑娘若要去寻那银匠,怕是要备三日的干粮,才能去个来回。”

  李蕴宁嫣然一笑,道:“不必了,我吃完早饭就启程,晚饭之前就能回来。”

  老爷子一听,也哈哈大笑了起来,“小姑娘,你以为你是那神行太保戴宗啊,百余里地你半日就能去个来回?”

  李蕴宁笑而不语,没有再做辩解。

  一旁的徐春儿扯了扯她的衣袖,道:“姐姐,你去找银匠干嘛?”

  李蕴宁神秘兮兮地说道:“姐姐去给你弄一个好东西,等着吧。”

-------------------------------------

  时间转眼就临近晚饭,农舍里升起了渺渺炊烟。

  屋檐底下,老爷子坐在一个藤椅里,晒着午后的夕阳小憩。院子里,徐春儿正在自觉的拿着细小木枪练着枪法,谷怀安则杵在一旁,面无表情地看着她练枪。

  清风拂过,院中的梨树飘下了落叶。徐春儿闻风而动,运起木枪,十分流畅地使出了数个枪招,每一招都准确地击中一片正飘落的树叶。

  风停树止,徐春儿也收起了枪,平稳气息,犹如刚刚经历了一场对决。

  “想不到仅仅半月,你就有如此长进。”院外传来了李蕴宁的声音。此时她正站在篱笆门口,面色轻松,身上完全没有一点赶路的样子。

  徐春儿开心地回过了头,道:“姐姐,你回来啦!”

  接着她充满期待地跑到了李蕴宁跟前,说道:“姐姐,你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

  看着徐春儿这副天真可爱的模样,李蕴宁抿嘴一笑,接着从怀里掏出了几根银针,摊在手心,“这就是我给你带的东西,六钱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