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风起香江198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票房之谈,谋遏威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电影公司就处于弱势地位,哪怕你花大价钱拍了电影,上映的事情还是要看院线脸色。

  好比嘉禾,我们这次是运气好,一来是利先生帮忙发行的,嘉禾多少会给面子。

  二来也是嘉禾没有电影在这时候上映,否则搞不好我们能不能上映到八天都是问题。

  可能五天,在票房潜力不能为他们带来划算的利润的时候,就得下画了。

  所以啊,在香江,院线为王啊!”王晶喝着茶叹道。

  “胖子,香江有几条院线啊?”赵雄问道。

  “别看香江地方不大,但是电影院可不少”,王晶侃侃而谈。

  “最大的三家院线就是邵氏、嘉禾还有金公主院线,另外有一家安乐院线负责在香江发行西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立电影院,但是这些独立电影院设施很差,座位也不多,一般都是那些小制作电影和无法上映的电影去那里上映。

  当然,最多的还是色情和凶杀充斥的那种电影,你懂的”。

  说到最后王晶还朝赵雄挤眉弄眼,配上一双小眼睛,简直猥琐而搞笑。

  赵雄嘴角抽了抽,这胖子果然很猥琐,他很想说我不懂。

  “继续说!”

  “OK,邵氏、嘉禾还有金公主院线都各自有近20家影院,加起来占据了香江一半以上的影院数量。

  而且无论地段、装修、座位和舒适度,都是其它独立电影院望尘莫及的。

  可以说,香江的主流电影放映,基本都是在这三家。”

  “邵氏大片场制度,制片、发行和上映一把抓,因此自产自销。

  现在更是多拍低成本电影,以量取胜,薄利多销。

  虽然因此赚了钱,但是影片质量太差,谁都知道这种模式没落的日子不久了。”

  “嘉禾是当年邵氏的大将周文怀出走邵氏后建立的,初期只是租用了已经倒闭了的国懋影业的几家电影院。

  后来嘉禾慢慢做大,和很多大电影院签约,组成了嘉乐院线(因属于嘉禾,为方便,称嘉禾院线)。

  也因为有了院线支撑,因此嘉禾已经取代邵氏,成为了香江电影霸主。

  然而因为嘉禾不像邵氏搞薄利多销。

  因此要保证电影质量,这样就难免拍片考究些,导致一年产量有限,院线也就有些片源不足。

  所以嘉禾院线会放映独立电影公司的电影。”

  “最后的金公主院线以前叫丽声院线,历史也很久了,今年才改名为金公主院线。

  它在香江跟邵氏和嘉禾院线其实可以并驾齐驱的。

  但是因为一直没有强大的制片公司支持,因此没有好的片源,只能放映一些独立电影公司的中小成本影片。

  但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邵氏嘉禾比肩,搞到最后金公主院线年年亏损赚吆喝。

  后来只能租借给嘉禾,直到今年金公主的老板雷绝坤才重新拿回院线。

  而且雷觉坤还在大肆装修,看样子是很不甘心,准备大干一场了。”

  “哦,对了,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左派电影院了,主要是双南院线。

  不过因为电影院地方很多较为偏僻,因此没有多少人去看,影响力有限!”

  “左派院线?”

  “就是内地在香江的电影公司旗下的院线,因为在政治上偏向内地,所以叫左派院线。

  主要都是内地的人任职。

  现在香江的左派电影公司主要是长城和凤凰、新联三家”,王晶解释道。

  “其实这三家电影公司在60年代以前一直都很有实力的。

  因为当时也是制片、发行和上映一把抓的大片场制度,因此不比当时的邵氏弱小。

  只是可惜了,内地那边乱了十年,也波及到了这三家公司,因此从那以后这三家公司就已经没落了。

  现在它们因为财政问题,资金缺乏以及市场份额小等原因,只能拍一些小成本电影。

  还是那种跟不上潮流的电影,甚至连员工薪水都被压得极低,比起同行,低太多了。”

  赵雄闻言点点头,他知道十年动乱期间,国家各方面都被破坏得很严重。

  好在今年已经是80年了,改革开放也已经有两年了,中国的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现在听王晶说了香江院线的事情,赵雄突然想起,貌似历史上的新艺城电影公司也要诞生了吧?

  然后这个新艺城就会开始80年代前中期邵氏、嘉禾和新艺城的三分天下局面。

  之前忙于自己的事情,差点儿都忘了这事儿,真是该死。

  联想到刚刚王晶说的金公主院线的事情,赵雄忽然觉得会不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雷绝坤才找到麦嘉他们组成了新艺城?

  想了想,赵雄越来越觉得很有道理。

  金公主缺好的,有创意的制片公司。

  麦嘉他们缺院线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