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少年行大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北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内大面积种植,唐军在北边的作战时间和范围会极大可能延展!突厥之祸就是疥癣之疾,这是泼天之功啊!”

  鞠红川坐在一旁笑着应和说:“每年我们家乡在小亚细亚平原一带买回大量的籽棉,脱籽、制成松软的皮棉填充寝具、卧具;细作成布料,并用来制作冬衣。我们到唐国后,发现居然没有棉花也很奇怪呢。”

  心想:据说新疆在南北朝时就开始棉花种植了,难道是我记错了吗?

  川子换了个坐姿,接着说:“和平时期,我们家乡的蜂农会在夏季棉花开始开花时去小亚细亚平原放蜂采蜜,棉花的蜜源很好,产量很高。”

  裴录事听到这,口中喃喃说道:“这样好的物事,中原为何一直没听说过,看来要给殿下上条陈,多多打听各地的风土人情。”

  鞠红川拍手称是,“正该如此!”

  心想:还有玉米、土豆、花生、西红柿、向日葵,这些作物没进入中国呢!想想就流口水呀!

  阿云嘎在一旁正听得入神,突有所感,转头看向门外,发现艾尔穆背负双手,戴着半面甲站在门口阴影处,不知已来了多久,他忙招呼朋友们起身行礼。

  艾尔穆取了面甲,进入室内,先向裴录事行了一礼,说:“失礼了,因裴录事正在谈正事,某就没出声打扰。”

  裴录事忙还礼请艾尔穆坐下。

  众人坐下后,艾尔穆望着裴录事手中厚厚的手稿,笑着说:“短短两日就有这样的成效,辛苦裴录事了!

  刚刚我在门外听了一会,如此繁复的农事策略,真正施行起来必是千头万绪。要尽快将方略交给殿下,由殿下任命临时督事监来统筹行事,否则好事也会因处理不当、相互掣肘变为坏事。

  四位郎君初入中土,贸然主导这样的大事,似有不妥。

  裴录事始终参与此事,我认为可以主簿身份来主理部分实务。方略是否已整理完善?我写个条子附在方略前,直接递给房玄龄参军。”

  裴录事一听大喜,从录事到主薄,貌似官差两级,实际上这是从九品到正九品的门槛,这个门槛拦了他数年之久。

  想在天策府升职,最快的途经就是武官。秦王作为战事主力,一场仗打下来,手下的普通军官连升三级都是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