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千金宫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叛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杨萋萋的册封大典比当初杨贤妃入宫时还要繁复许多,笙箫鼓瑟一直热闹到次年的正月。
太皇太后的病也有了起色,本快要失明的双目如今又能够清晰视物了,老祖宗高兴,整个未央宫都笼罩在一派祥和幸福的氛围里。
那一日,她正在垂拱殿内点龙涎香,云鹤匆匆进来,她还逗趣问:“啥事情让您紧张成这样?”
“采苓。”云鹤欲言又止,低头看她手中拿着燃着火苗的香,忙接过来,才低声道:“姜太守举家叛逃。”
“叛逃了……”采苓还保持着点香姿势,发愣了一瞬,也不知道姑母是不是已经顺利出了长安城。
“听说是逃去了北国,投奔废太子泰。而泰如今已在北国称雄,是北国朝廷最忌惮的起义军的首领。”云鹤低声叙述着。
这一切顷刻间明晰,难怪袁杰遗会听命于沈泰,原来后面的推手是她的父亲。当初在北国遭遇种种,她小心翼翼瞒着沈牧迟,一方面是要保全姜氏商号和杨家,另一方面便是担心连累蜀中的家人。谁知道,她的家人便是这场阴谋的始作俑者。
当初太子逼宫,日期选在她大婚之日,成败未知,这么大的事没人提醒一声。
如今举族叛逃,连囚禁在别宫里的姑母也都恢复自由身了,她这个成日在皇帝身边的人却直到事情发生了才后知后觉地知晓。
他们的阴谋算计里次次算计的都是她!他们的顾全大局里,就从来没有顾过她!
她颓然坐在大殿内的黑色金砖地板上,本就不温暖的心坎上全是寒意。
“采苓。”云鹤仔细看她一眼,忽道:“你也算是自小在宫中长大,那条暗道不用姑姑带你去吧。“
采苓感激地望一眼焦急万分的云鹤,安慰道:“无妨。陛下不会不分青红皂白连我也怪罪的。”
话音刚落,廷尉局的大内高手们已经齐齐站在殿外,领头的就要近来扣押她,云鹤冷喝一声:“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垂拱殿内抓人?“
“白大人有所不知,卑职正是奉皇命而来,要押解姜采苓入天牢候审。”首领拱手道。
“我同你们去。”采苓双手合拢奉上,大理寺的天牢她也不是第一次踏足了,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天牢内,依旧燃着熊熊的火焰,凶神恶煞的小吏再次握着烧红了的三角烙铁头扬言如若不招便在她的脸上留下一个值得终生纪念的印记。
她平静道:“那我就再说一次,我同废太子没有任何的关系,并非你们所指的北国奸细。”
小吏拿她没有办法,一气之下,将手中烙铁扔进火中。采苓转身回去自己的牢房。
她在监牢里呆了整整两日后,迎来了一名贵人。
良明月挺着已经显怀的肚子踏入天牢时,随行的女官依旧在喋喋不休劝告,此处污浊阴气又重恐对小皇子不好,采苓抱膝坐在牢房里,远远便能听见。
“苓姐姐……”依旧是如黄鹂鸟一般的音色。
“良贤妃娘娘金安。”她坐在地上,未动。
贤妃并不计较,只嘱咐小吏道:“一定要好好伺候姜大人。”
“小的遵命。”小吏收了银子,笑的眉目弯弯。
她抬起眼睛,看着面前笑容和善的女子,忽觉寒风一阵阵从铁窗外往里灌,从前天真烂漫的娇美女子,信誓旦旦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也不知道是从何时起就这样恨他了。
或许是在北国时,她放在膳房内的红花、雪莲还有鹿胎都让她误会了吧。也怪自己太粗心。
采苓将一颗头再次埋在两腿之间,什么都不看、不听、不去想。
后来,是赵昭仪跪在垂拱殿外求了陛下,杨贵妃又在太皇太后和陛下跟前说尽了好话,陛下才肯来天牢里来亲自审问她。
那天,好久没吃过一顿饱饭的她瘦骨嶙峋、面色惨白,跪在陛下的椅子前边。
走近时,她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龙颜,他却没有看她,只将目光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