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运作:搞定项目的秘密杜坷郑爽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何必拿前途做赌注呢!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原来,赵立文的“将军”之举,成了压垮谭胜利对C公司忍耐底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赵立文“将军”的那个晚上,冯浩告诉谭胜利C公司派不出工程师,原因是设备已经过了维保期,尤其是听到冯浩说“赵立文根本就没有问是哪些设备出了问题”的时候,谭胜利明白了,C公司摆明了要趁火打劫。

可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谭胜利只能忍气吞声,违心地让冯浩告诉赵立文,信通集团正在考虑采购C公司维保服务,从而“哄”着赵立文尽快派人过来。

实际上,谭胜利所说的也是实情。

作为网络维护部主任,谭胜利一直都在积极争取在网络维护上的资金投入,包括采购专业的维保服务。

无奈,信通集团的领导作为典型的国企高管,又受到中国消费文化的影响,根本不认可服务的价值,坚持认为服务应该是免费的,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资金。

另外,作为上市公司,财务制度上规定,这种服务的投入只能作为公司运营成本,无法作为固定资产入库。这对国企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试想,每年几百万的投入,却没有买回来任何东西,仅仅够买了一种出了问题会有人解决的可能性,这对于政治高于经济的国企管理者来说,会是一种怎样的风险?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信通集团之前很少专门采购维保服务。

对于那些过了维保期的设备,信通集团一直采用的都是购买设备加赠送服务的方式。

由于C公司采用的是代理制,信通集团和代理公司签订合同之后,代理公司再将合同金额拆分成设备和过期设备的维保服务两部分,向C公司下单,从而解决了双方体制差异造成的障碍。

可是,近几年,由于李雪梅更愿意采购Z公司的设备,减少了对C公司的设备采购量,而C公司的过保期设备存量却在增加,以至于新设备采购的盘子根本包不住过保期设备的维保服务。

这就使得之前的操作方式越来越困难,并造成大量的过保期设备没有维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