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雷鸣水浒满江红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图偏安高宗迁都 拜武侯鹏举泪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高宗道:“老卿家不知,金陵已被兀术残破,人民离散,只乘得空城,难以久守。临安南通闽、广,北近江、淮,民多鱼盐之利,足以休兵养马。待兵精粮足,然后再图恢复,方得万全,卿家何必阻朕?”李纲见高宗主意已决,料难挽回,便奏道:“既然如此,臣已年老,乞圣恩放臣还乡,偷安岁月,实圣上之所赐也!”高宗本是个庸主,巴不得他要去,省得耳跟前聒噪,遂即准秦。李纲也不通知众朝臣,连夜出京回乡去了。
一日,岳飞闻得此言,慌忙对众将道:“圣上若选临安为都,只怕无心北上一意偏安了,我当请求面君劝谏。”王贵趁四下无人时对岳飞道:“大哥,那次你差我到张俊元帅那送信,张帅款待我酒宴,并有话让我告诉你。”岳飞惊怒道:“张帅有话你岂敢隐瞒,这时方说?”王贵道:“小弟岂敢,只是这话大哥必然不爱听也不关军机,又恰好赶上兀术追赶圣驾,怕大哥分心,所以没说。”岳飞道:“他的话又不是你的话,但说无妨。”王贵道:“张帅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金国领地人口皆超过大宋,军力正是强健之时,我等虽打了不少胜仗,但败仗也不少,数年来总体而言处于下风。不如趁几次胜仗后和金人言和,好好的整顿朝廷,歇兵养马,待金人国内有变,再图恢复不迟。”岳飞笑道:“贤弟以为如何?”王贵道:“言和后是否有利小弟确实不知,但张帅前面所言也是事实,张帅又说圣上口称北上迎回二圣,心里只想保住半壁,岳元帅若为保驾打仗,皇帝自然高兴嘉奖,真想北上灭金,先不说实力行不行,违背圣意有何好处?”岳飞道:“你我是兄弟,你觉得张帅之言如何呢?”王贵道:“大哥看王贵已经出生入死数年,自问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张帅不论其人如何,看事颇准。大哥刚从军时便因为给朝廷上书被贬职,我这次牛头山离近了看圣上,经历了几年也还那样,大哥这次保驾救他他自然感激,但真要北渡他心里必不高兴,大哥你前些日子要斩岳云侄儿,也算得公而忘私了,但总不能一点自己的利害不顾吧?”岳飞道:“姑不论张帅言和罢兵是为了什么?只说言和罢兵,如今北方百姓恨透金人,处处义军反抗,正是恢复良机,若等几年后金人稳固了,怕是更难北渡,至于说整顿朝廷歇兵养马,你看看他那个没奈何,便可以明白。当年孔明只有西蜀之地,为何六番北伐,就是看出偏安绝无好局。至于今日国家破败百姓涂炭如此,做臣子的哪能再顾及自己利害?”王贵点首,心中叹息。
几日后岳飞入朝奏道:“兀术新败,陛下宜安守旧都,选将挑兵,控扼要害之地;积草屯粮,召集四方勤王兵马,真捣黄龙府,迎还二圣以报中原之恨。岂可迁都苟安,以失民心?况临安僻近海滨,四面受敌之地。苗傅、刘正彦乃奸佞之徒,不可被其蛊惑!望陛下三思!”高宗道:“金兵入寇,连年征战,生民涂炭,将士劳心。今幸兀术败去,孤家欲遣使议和,稍息民力,再图恢复。主意已定,卿家不必多虑。”岳飞道:“陛下既已决定圣意,今天下粗定,臣已离家日久,老母现在抱病垂危,望陛下赐臣还乡,少进乌鸟私情。”高宗准奏。众将一齐启奏乞恩,俱各省亲省墓。高宗各赐金帛还乡,岳飞和众将一齐谢恩退出。正是:
盖世奇才运不逢,心怀国愤矢孤忠。大勋未集归田里,且向江潭作困龙。
高宗又传旨封韩世忠为威安郡王,留守润州,不必来京。那高宗恐怕韩世忠到京,谏他迁都,故此差官沿途迎去,省了一番说话之意也。遂传旨择了吉日,起驾南迁。这一日,天子带宫眷起程,百官纷纷保驾,百姓多有跟去的。不一日,到了临安,苗傅、刘正彦二人来迎接圣驾入城,送进新造的宫殿。高宗观看那皇宫果然造得精巧,十分欢喜。传旨封苗、刘二人为左右都督,不表。
且说那岳飞带众兄弟和岳云、关玲还乡,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